鎢錸熱電偶是1931年由Goedecke(戈徳克)首先研制出來的,在60至70年代得以發展的最成功的難熔金屬熱電偶。鎢錸熱電偶的特點是:熱電極絲熔點高(3300℃),蒸氣壓低,極易氧化;在非氧化性氣氛中化學穩定性好。電動勢大,靈敏度高,最主要還是價格便宜。鎢錸熱電偶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溫熱電偶,有W/(W-26Re),(W-3Re)/(W-25Re),(W-5Re)/(W-26Re)和(W-5Re)/(W-20Re)等。
長期使用溫度為2000~2400℃,短期使用最高可達3000℃。在低溫熱電偶中,(Au-2.1Co)/Cu熱電偶,在10K以上的熱電勢率大于10μV/K;金中含有微量(約0.07原子百分比)鐵的合金與鎳鉻合金組成的熱電偶,在液氦溫度(4K)的熱電勢率大于10μV/K,都是較好的。 (Pt-0.1Mo)/(Pt-5Mo)、(Pt-1Mo)/(Pt-5Mo)以及用鎢和0.5~1 (原子百分比)鋨的合金與鎢和錸的合金組成熱電偶等可在核輻照條件下使用。除金屬材料外,石墨和難熔化合物等非金屬材料也可作為高溫熱電偶。此類材料的優點是熔點高,高溫性能穩定,熱電勢和熱電勢率高等;缺點是材料脆,石墨易于吸潮而改變熱電性,重復性差,還處于研究發展之中。這類熱電偶有碳/石墨,石墨/碳化物,碳化物/碳化物等。
